20世纪60年代 年夜饭是饺子的天下
家庭收入:四五十元/月
过年开销:20~30元
年夜饭:饺子,炸丸子扣碗
压岁钱:一两毛
娱乐方式:排队看戏看电影还很奢侈,多数时候和家长逛公园,或者逛商场
安女士记忆中的年,是从1966年开始的,那年她刚上班,一个月21元工资。
过年时,买几斤肉和面,炸点丸子,蒸点馒头,买一斤糖,再买上几尺布,妈妈给做身花衣服,就很不错了。
走亲戚,都是用点心票买两斤点心,一斤几毛钱,一元多就打发了。
20世纪70年代
饭桌上开始出现鸡、鱼
家庭收入:65~89元/月
过年开销:40~50元
年货种类:面、猪肉、烧鸡(一元多一只)、鱼、糖、干果
年夜饭:饺子、猪肉、鸡、鱼
娱乐方式:看戏看电影,单位的文艺晚会
进入20世纪70年代,安女士已经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年夜饭里开始出现猪肉以外的“好菜”,有烧鸡和鱼。
过年吃的零食也多了,除了糖以外,开始有瓜子等干果。
娱乐活动也丰富起来,单位会组织文艺晚会,单位发点票,一家人还能去看几场电影。
20世纪80年代
过年买收音机、电视机
家庭收入:100~200元/月
过年开销:100~200元
年货种类:猪肉、白面、糖、干果
年夜饭:猪肉、鸡、鱼
压岁钱:最低2元,多是5~10元
娱乐方式:买收音机、电视机,看晚会成为新的娱乐方式
日常生活中,可以天天买油条吃,所以,过年时就不再炸油条。大家会去市场上买鱼,当时的鲢鱼,1元多一斤;再买些肉自己做香肠。
“年夜饭也有七八个菜,东西丰富多了。”安女士说。
安女士说,除了点心、水果,成盒的营养品、饼干开始出现,走亲戚会买点这样气派的礼物。
20世纪90年代
穿上了呢子大衣
家庭收入:300~500元/月
过年开销:400~600元
年货种类:鱼肉、羊肉、牛肉、水果、乳制品、酒、呢子大衣
压岁钱:50~100元
娱乐方式: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生活水平高了,过年时,安女士一家会去逛商场,给孩子买衣服。当时还没有品牌专卖店。
“我的呢子大衣,最好的澳毛面料,请裁缝做,一件150元。”安女士说。
孩子们的重点从吃转移到了玩上。走亲戚时,也不再送点心,改送水果、乳制品、酒。
现在
过年花几万块很正常
家庭收入:5000~10000元/月
过年开销:5000~30000元
年货种类:想吃啥买啥,不用储备年货,超市里随时买,国内的国外的,本地的外地的,网上也可购买年货
年夜饭:出去吃成为潮流
压岁钱:最少100元,多则几千元
娱乐方式: 全家出游
安女士退休了,她已经不是置办年货的主力,儿媳妇纪女士成为接班人。
“给双方父母各2000元,给朋友孩子的压岁钱,朋友聚会的钱,打打麻将唱唱歌,光这些,得准备10000元现金。”纪女士说。
“我们还计划今年出去玩一圈,三口人,去海南的话,光团费要一万多元,加上购物,估计得两万元。”她说,自己算了一下,这个年过完,没有3万元搞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