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港区信息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 全站会员:1223
  • 发帖总数:7507
  • 今日发帖:0
  • 昨日发帖:0
  • 在线会员:343
24小时热帖

[生活百态] 浅谈一门技能的学习

[复制链接]
被挖掘了一下,咱这论坛确实有信息追踪高手。还好没有立很离谱的人设,发的几个帖子,时间间隔都比较长,可以理解成把琐碎又平凡的真实,给浓缩了,显得高光。真截取漫长的一段,色彩没有那么浓厚。先说总纲,我是极度厌恶,诸如学门外语逆袭,读几本书提升格局,做个PPT收入倍增这种论调的。泛知识类,是知识付费中的天坑,英语老师人设会崩,教数学物理的很少崩,谈点人文社科心理哲学,谁都能扯两句,特别具体的,就很难不露馅了。比如焊接的手法与温度与材质的关系,电灯四控的排线,公知褪色往往是超出了他擅长的领域,泛知识类很难有硬性指标,书法颜真卿厉害还是米芾厉害,没有定论的。三国艺术水平高还是金瓶梅高,也没有绝对定论。甚至科比牛逼还是詹姆斯牛逼,篮球圈也是各持己见。到竞技体育,马拉松牛逼人物,吉普图姆,吉普乔格,没有太大争议。110跨栏,刘翔就是王者。

百家讲坛,历史类的,在我的眼里,小故事合集。有的会包装人设,什么清华学长,哈佛大学学习法,他是有这个经历,这个经历的可复制性和普适性有点夸大。这至少还有真实体会,怕的是,明明专业出身,却撒谎。他教授的不是他自己用的,地位又在那矗着,信还是不信,是个问题。教自媒体写作的,有那个稳定性,多整几个账号不比教人轻松。写个爆款,转身就传授黄金法则,底层逻辑,真这么稳妥,七大姑八大姨先安排上才符合真实世界。

简单一句话,好的不像真的,大部分都有问题。

当然了,我这篇是方法论,最真实也最扯淡,最有价值也最没价值的类型。写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写的内容是财务管理,他自己挣钱方式是写书,演讲。教成功学,各种企业管理的,挣钱方式是卖课,而不是实操。教别人一堆技巧,思维,心法,他们自己销售手段还是人海战术。方法论,有的是有经历,体会了,总结归纳。有的是看别人的方法论,给拼装一下。有个小故事,费曼的司机,看费曼演讲都一样,想着自己也行。如果没人提问,切磋,确实行,有提问,有交流,就露馅了。整大词,有结论,树立观点容易,难的是过程。亲自下场的感受,很难原汁原味呈现出来。

我们学习技能有个bug,是不太了解真实状况下的判断。有点想当然,就是看别人的经验总结,也会有理解偏差。比如跑步,跑步运动很小众的,大多数都不运动的,当这些极少跑步的人,去看网络视频,感觉跑步很容易,展示这些的总体是跑得快的,会有错觉。唯有自己下场了,妈的,5分配不容易。别说5分配,不计速度,能跑下来10公里的都屈指可数。

比如说网络环境差,大多数是沉默的,不发表意见的,喜欢发表意见的是少数,少数中的少数是有情绪的,煽动性的,争议性的言论。算法又喜欢把这些展示出来,给人的感觉,怎么那么扯淡,戾气,愚蠢。这些并不是整体。更甚者,以前人多淳朴,有没有可能是以前信息没有现在开放,就是发生了,自己也不知道。有个电影,什么巴黎,就是穿越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处的时代不是黄金时代,等他穿越过去,发现他眼中的黄金时代,也不是当时人眼中的黄金时代。

这里总结一句话,推送到眼前的,热浪最高的,最流行的,未必就是真实的。

早年知乎,刚下飞机,谢邀。个个逼格拉满,后来爆出,这可以包装。人能接触的东西,没那么多,不得已要参考别人经验,又没有判断这种经验好坏的能力,最容易接触的,又未必是可行的,普适性的。人喜欢眼见为实,我们小区有个机构贴广告,30小时背完小学英语单词。假如这个方法是短期有效且长期有效的,这个机构的老师应该是英语词汇量最高的那一群人,显然不是。用一些技巧,1分钟记10个,没问题。但是,这个效率和稳定性,超过30分钟,或者50个单词就不行了,22000个,是母语国家,高中毕业生准备考大学时的平均水平,18年的积累。

短期有效,和长期可行稳定,并不是全部一致的。

你想说什么?我想说的是老生常谈,一点没新意,不刺激,甚至不高效,却能用有效果的方法策略。学习是愉快的吗?老师如果上课都和百家讲坛,某些视频一样有趣好玩,我一定会学的更好。摒弃这种向往,学习可以愉快,愉悦,时时刻刻都这样,不是学习,是娱乐。做个视频,兼顾好玩又有内容,40分钟左右,大约要3-7天。正常的老师,他们是老师,也是人啊。这个备课法,对于大多数老师,没必要。

端正学习,学是未知的,学。习就是重复,温习。怎么可能一直快乐呢?又快,又好,又简单,又牛逼,真当普罗大众都是弱智?这条路能行得通,路都能踩成沟。这么好的果子没人吃,苦的概率超级大。

第一条建议,去寻找久经考验,人数,时间,共识性的规律,经验。虽然地图非疆域,至少不会把高山给你描述成河流。专家有些不靠谱,这个群体,仍然是最佳选择。比如学习,看各种方法,真就没有读读费曼,张五常收获大。最好选择真正的专家,而不是流行的专家和包装的。

第二条建议,不把自己当天才,也不把自己当白痴。比如要入行主播的,主播平均收入3000左右,嘿嘿。头部收入千万,过十万10%都不到。去除最好,最差的,中位一下,主播收入在2000-3000.假如想当主播,看起来没门槛,前景大好,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结局。

第三条建议,设置好止损线。什么意思?到某个水平,某个阶段,时间也好,精力金钱也好,和平均水平,预期偏差太大,果断放弃,或调整。别人3年水平,自己至少最好有2年半的心理准备,想30天和人肩并肩,别玩了。这不是学习,这是做梦。小王可以赔一个亿,照样衣食无忧,自己如果创业要背100万,别玩了,输不起。好多并不是能力不行,机遇不行,就是承受不行,熬不过那个黑暗期。

中途学其它技能的,往往是低估了,太低估了,如果上班族,上了十年班,才1-2万收入,怎么可能换个方向,立马成那个区域10%的巅峰呢?不排除,确实有天才,参考第二条,假设自己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那个过程,还是要自己经历,哪怕有捷径,也不是飞,嗖一下。很常见虚假努力,自我感动。

最后一条,设置底线。量,质,时间。。。不要忽悠自己,有标准才有参考,才有复盘修正。不能凭感觉。底线就是,除非有例外,没条件严格执行。你要读书,一天看30分钟,或者10页。要写作,一天写1000.要学外语,一天背一篇短文。要锻炼,一天运动30分钟。或者每周一次,都可以。底线高了,调低点,重要的是,让自己有明确的进度线。

最后总结,实事求是,直面真相。当你特别想要快速,沉不下去,实际是在说,我没有那么想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