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原阳县的女子葛某通过QQ与濮阳男子王某相识相恋,随后两人先后和爱人离婚后重新组成家庭。然而控制欲极强的王某对葛某看管得特别严格,反感的葛某一气之下到郑州打工,王某在给其打电话无法接通的情况下,生性多疑的他认为葛某家人从中阻挠他们相见,并认为葛某可能已另有新欢。一气之下,王某来到葛某娘家,将其家里的3人残忍杀害,并将房子点燃,这段不该发生的恋情毁了3个家庭。
8月7日,市公安局平原分局发布案件通报称,8月5日晚上10时许,该辖区发生命案。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王某与葛某因感情纠纷,王某将葛某母亲及其弟弟、怀有身孕的弟媳共3人杀害后又将房屋点燃。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抓获,目前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原阳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8月17日,当原阳县人民检察院侦监科办案人员到现场取证时,现场惨不忍睹,令人毛骨悚然。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检察人员打开了紧锁的大门。院内长势喜人的黄瓜和豆角很难让人想象到,10天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灭门惨案。谈及这场命案时,村民们仍心有余悸。案件主人公葛某的邻居称,当时听到房屋塌陷的声音后他急忙起床,看到邻家房屋着火了,急忙喊来众邻居跳进葛某的院子,踹开葛某家的房门,眼前的情景令众人都懵了。只见葛某的母亲仅穿一条内裤倒在西屋卧室门口的血泊中,葛某的弟弟倒在门口的沙发旁,东屋门口还有一具烧焦了的尸体。
一次寻常出警
牵出了犯罪嫌疑人
8月6日凌晨3时许 ,市公安局平原分局接到报警称,在辖区一村庄内发生命案。接警后,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立即启动命案侦破机制,相关人员迅速到现场开展侦破工作。现场的大火和3具尸体使案件变得扑朔迷离,案件所处的位置引起了办案民警的警觉。半个月前,两名民警曾在这一现场出警,协调过一起民事纠纷,两人马上联想到了濮阳范县的王某。经过15个小时的紧张工作,8月6日晚6时许,我市警方在濮阳范县成功将嫌犯王某抓获。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男,36岁,范县人)与葛某(女,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人)因感情纠纷,王某将葛某母亲、弟弟、弟媳3人杀害。犯罪嫌疑人王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一段不该发生的恋情
2014年12月份,王某和葛某在QQ上认识 ,2015年3月份,两人在都没有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开始了频繁的会面。2015年6月份,王某和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自己领着一双儿女生活。2016年3月份,葛某撇下3个年幼的孩子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在没有合法手续的情况下,在范县同葛某生活在了一起。时间是对感情是否牢固的最好验证。由于葛某一直放不下自己的3个孩子,今年6月份,葛某想到郑州打工,顺便照顾一下孩子的生活,闻听此言,控制欲极强的王某一百个反对。过了没几天,正好葛某娘家有白事,葛某趁机回到了娘家,并更换了手机号。几天后,眼看着“妻归无望”的葛某从范县老家坐车到葛某娘家找到了葛某,迫不得已,葛某极不情愿地又回到了范县。按照农村的习俗,白事办过后还要过“五七”。7月22日,害怕葛某一去不回的王某多了个心眼,这次和葛某一块回来了。葛某给娘家弟媳打过电话后说不让王某回家,于是王某在附近一家旅馆住了一宿。第二天仍不见葛某回来找自己,王某再给葛某打电话时,听到了汽车报站的声音,王某紧跟着追到了郑州长途汽车站,并办好了在郑州打工的工作证。王某再打电话、发信息葛某连回也懒得回了,多疑的王某就想,是不是葛某家人从中阻挠,或者是葛某另寻新欢了?
7月30日,王某再次踏上了“寻妻路”。到郑州找不到葛某的王某又回到了葛某的娘家,眼看王某不见人不罢休的阵势,葛某的弟弟选择了报警。在民警的劝说下,王某骑着从老家带来的电动车回到了郑州葛某打工的工厂,边打工边寻人。后来,寻人无望的王某于8月4日辞去了工作。
深夜大火夺去3条人命
8月5日下午6时许,不死心的王某想到葛某的娘家再去找找,“如果真是不想和自己过了,总得给自己一个说法”,王某暗自思忖着。 当天晚上10时许,王某叫开了葛某家的大门,葛某弟弟一见王某来者不善,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一会儿就吵了起来。王某跑到屋外从电动车座下拽出了用塑料袋包裹着的短刀。连塑料袋也未解就直接捅向了葛某弟弟,葛某弟弟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妈呀” 便应声倒地。听到喊声和吵闹声的葛母从西屋出来想看个究竟,王某害怕葛母喊人,朝葛母的肚子就是几刀,葛母也倒在血泊之中。听到动静,有8个月身孕的葛某弟媳从东屋里间出来,看到客厅的场面吓得转身向卧室跑去。杀红了眼的王某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几刀将葛某弟媳及肚子里即将出生的胎儿毙命。随后,王某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又把葛某家的房子给点燃了,然后骑着电动车扬长而去。
此事发生后,在当地引起很大的震惊和关注。 “凶手的心理太扭曲了,他破坏了人家的家庭,谁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酿成一家3口死亡的惨剧。”村民们议论纷纷。目前,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冲动是魔鬼
犯罪必将受严惩
针对王某的行为,法律界人士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河南龙健律师事务所的曹宪科律师表示,王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规定,故意杀人,应当依法予以刑事处罚。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亲情犯罪”应引起社会的重视。从犯罪心理来看,此类案件多为激情杀人,很多是从平日的受害人变成加害人。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受到伤害后,大都为了家庭苦忍,容易形成较大的恶性心理积累,一旦超过忍耐的底线,行为人就可能丧失理智,在激情冲动中实施犯罪。葛某王某之间的感情纠纷本可以通过协商进行解决,但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了悲剧最终的发生,给双方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案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什么样的纠纷,矛盾双方都应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沟通,避免矛盾的激化,必要时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虚拟情感”
难以经受“现实信任”
针对该案中王某的行为,记者走访了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刘英基博士。据刘英基介绍,这个残忍的灭门惨案,再次证明了现实信任与伦理的薄弱在网络虚拟的“情感”冲击下更不堪一击。由于信仰缺失和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使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伦理变得更加脆弱和支离破碎,导致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情感更加单薄。在这样的环境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人便从虚拟世界中寻找情感的慰藉,而这种本身就未经现实考验的虚拟情感,一旦变为现实的夫妻或者其他关系,依然会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信任、道德与伦理缺失的挑战。因此,案例中葛某、王某基于虚拟的“网恋”而抛弃家庭,一方面说明互联网“虚拟情感”对现代家庭和生活的负面冲击,另一方面说明传统道德伦理的脆弱;葛、王两人的分手和最后惨案的发生,则再次证明聊以慰藉的“虚拟情感”难以经受现实信任缺失、道德伦理淡化的挑战与考验。由此,建议政府、社会和家庭要协同努力,一是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让“仁、义、礼、智、信”和家庭和谐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加大基层民众的互联网知识教育,尤其是提升民众对“虚拟情感”与“现实信任”的鉴别能力;三是加大社区与农村的普法力度,提升基层群众的知法、懂法、守法的广度和深度;四是公民个体要学会正确看待家庭、现实与虚拟情感,坚守道德伦理,做好自我防范与保护,避免类似惨案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