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黄河故道,20世纪70年代前的延津人,大都是靠吃“三红”(红薯、红高粱、红辣椒)维持生活,特别是红薯,延津人更是记忆颇深。
这几日,胙城乡东小庄村,远近闻名的“红薯大王”杨海军忙得不亦乐乎。远处,上千亩的红薯种植基地里,十几名妇女正捡拾着地上散落的红薯,成箱的红薯堆积成了小山,这批红薯将运往深圳。
“俺种植的红薯个头饱满,味道甘甜,销路也好,每年的销售额在千万元。一家人靠着种红薯发了家、致了富,同时,还带领乡亲们脱贫致了富,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望着长势良好的红薯地,45岁的杨海军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外出打工很辛苦,不如在家种红薯。
杨海军说,小时候过穷日子,生活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早些年, 杨海军和当地农民一样,以种地为生。勤苦忙碌一年不过才收入七八千元,一家几口人的日子过得相当紧巴。
延津土壤多为沙土,利于生产红薯。勤于思考的杨海军,就尝试着在地里规模化种植红薯。传统劳作凭的是经验,俗话说:“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实则不然,种地是项技术活。”杨海军说,早年他种红薯,每亩地产量也就三五千斤,挣不了钱,也赔不到哪儿去。上了规模后,就不能再走老路子。 2010年,他成立了延津县农帮农副产品深加工合作社,开始流转土地、上马新设备,每年销售、储藏红薯。
种红薯,看着简单其实不上心同样有风险 。2012年,信心满满的杨海军刚刚投资200万元修建了储藏库。不料,由于缺乏经验,温度控制不好,储藏库里几万吨的红薯坏掉了,一下损失20多万元。
本地红薯虽然甘甜爽口,但是相比外地品种,产量并不高。于是,引进外地新品种——这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在杨海军心中酝酿。为了引良种、学技术,他跑遍郑州、北京,和红薯种植大户交流取经。在省农科院以及河南科技学院的帮助下,他一边试种新品种,一边探索新技术,成功引进了8个红薯品种,有的品种亩产达到近万斤。“试管红薯苗以前都没听说过,现在咱这也引进来了。”杨海军说。
人们对食物的诉求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杨海军深谙这个道理,只有保证质量安全,才能保证效益回报。在红薯种植过程中,他追求绿色化生产,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这些红薯的味道、形状、颜色也都很不错。”杨海军说,品质好,价钱卖得上去,自然也不为利润发愁。他主推的“小香薯”品种,销售到香港、深圳、上海等地,能卖到20多元一斤,价格是普通红薯的十几倍。
目前,杨海军的合作社累计带动村里160户农民创业,其中贫困户达60多户,发展红薯种植2600多亩。每年在他的争取下,省、市农业专家在他这儿办培训班,先进的种植理念让合作社农户醍醐灌顶。
搞农业,小打小闹难成气候,出路在于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杨海军相继流转土地2000多亩,耗资200多万元上马两个大型储藏库,并注册了“胙城府”商标,形成集红薯育苗、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如今,年销售额上千万元。
“我现在的生活都是在跟红薯打交道。”对于杨海军来说,关于红薯的记忆是有味道的,从前是生活所迫的涩,如今是信心满满的甜。从偏信经验到倚重技术,从小打小闹到规模经营……如今,杨海军已经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红薯大王”,他在种红薯的这条道路上也越走越远。
|